您现在位置:时政热点> 热点解读> 浏览文章

  2025年3月八个新规定政策重点解读

  一、文物保护法

  《中华人民共和国文物保护法》于2024年11月8日第十四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常务委员会第十二次会议第二次修订,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新修订的文物保护法不仅明确了中国开展文物追索返还的工作机制,还增加了对流失海外文物追索返还的条款。国家加强文物追索返还领域的国际合作。国务院文物行政部门依法会同有关部门对因被盗、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开展追索;对非法流入中国境内的外国文物,根据有关条约、协定、协议或者对等原则与相关国家开展返还合作。国家对于因被盗、非法出境等流失境外的文物,保留收回的权利,且该权利不受时效限制。

  二、古树名木保护条例

  国务院总理李强日前签署国务院令,公布《古树名木保护条例》,自2025年3月15日起施行。条例所称古树,是指树龄100年以上的树木,不包括人工培育、以生产木材为主要目的的商品林中的树木。条例所称名木,是指具有重要历史、文化、科学、景观价值或者具有重要纪念意义的树木。《条例》规定,坚持保护第一、合理利用、分级管理的原则,构建政府主导、属地负责、社会参与的工作机制。

  三、经营主体登记档案管理办法

  市场监管总局和国家档案局近日联合制定出台《经营主体登记档案管理办法》,将于2025年3月20日正式施行。办法明确经营主体存续期间,登记档案应当持续保存,经营主体注销后,登记档案保管期限一般为20年,登记机关应当定期对保管期限届满的登记档案的保存价值进行鉴定,决定予以销毁或者移交给同级国家综合档案馆永久保存。

  四、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

  国家金融监督管理总局发布的《金融机构合规管理办法》,自2025年3月1日起施行。办法明确了金融机构合规管理架构、合规文化培育、董事会及高级管理人员的职责等事项。要求金融机构应当在机构总部设立首席合规官,原则上应当在省级分支机构或者一级分支机构设立合规官。

  五、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测标准

  国家标准《新能源汽车运行安全性能检验规程》(GB/T 44500—2024)于2025年3月1日起正式实施。这是我国首部专门针对新能源汽车的安全检测标准。根据规程,新能源汽车安全性能检验包括动力蓄电池安全(充电)检测和电气安全检测作为必检项目,还对驱动电机、电控系统以及用电安全等安全特性进行检测。此规程适用于所有在用纯电动汽车、插电式混合动力(含增程式)汽车的运行安全性能检验。

  六、集贸市场计量监督管理办法

  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应当坚持以政策性融资担保业务为主业,聚焦重点对象和薄弱领域,重点为单户担保金额1000万元及以下的小微企业和“三农”主体等提供融资担保服务。支小支农担保金额占全部担保金额的比例原则上不得低于80%,其中单户担保金额500万元及以下的占比原则上不得低于50%。在防止新增隐性债务前提下,地方各级财政部门可通过资本金补充、风险补偿、担保费补贴、业务奖补等方式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给予支持,提升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的担保实力和资本规模,推动地方政府性融资担保机构在可持续经营的前提下,稳步扩大业务规模,更好助企纾困、稳岗扩岗、服务实体经济。

  七、经营主体登记档案管理办法

  明确经营主体向迁入地登记机关申请办理变更登记、迁入登记档案,无需在迁出地重复提出申请;迁入地、迁出地登记机关要做好对接和档案移转,不得限制、妨碍登记档案迁移;要求持续优化迁移程序,推行登记档案迁移网上办理,明确迁入地登记机关可以通过网络调阅登记档案的,迁移期间经营主体可以直接在迁入地办理登记业务。《办法》扩大登记档案查询主体范围,新增经营主体有效登记在册的相关人员、公证、仲裁、司法鉴定等机构、破产管理人,并明确各类主体申请查询时需要提供的材料。

  八、电子驾照

  自2025年3月1日起启用国内渔船电子证书。渔船电子证书范围包括渔业船网工具指标批准书、渔业船舶所有权登记证书、渔业船舶国籍证书和渔业捕捞许可证等现行4种渔船证书,凡持有上述4种证书的企业、个人及其委托人可按规定程序申领和使用电子证书。


关键字:热点解读,新规定新政策,政策解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