您现在位置:时政热点> 政策文件> 浏览文章

  事业单位考试政策热点解读: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的发展过程



  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是2012年的十八大第一次在党和国家文件中正式使用的重要概念。

  在政治经济学中,价值和使用价值是两个基础性的概念。所谓使用价值,是指物品的有用性,即它能满足人们某种需要的属性。所谓价值,是凝结在商品中的无差别的人类劳动,由交换价值来表现。商品是使用价值和价值的统一体。

  在社会领域和思想理论上使用的价值概念,不完全等同于经济学上作为一般人类劳动凝结的价值。它的含义,比较完整地说,一是指某种物品、形制、规范或活动对于人类的有用性;二是据此确立的人类崇尚、追求的某种事物、目标;三是进而引申出来的判断是非好坏、对错优劣的标准。所谓价值标准,其实就是判断是非、对错、好坏的标准。价值的表达方式一般是某个单词或词组,如民主、法 治等。

  价值有基本价值、一般价值、特殊价值等不同层级的价值。在不同的时代和环境条件下,价值会有不同的要求和内容。但贯穿其中的,必有它的核心价值。社会主义同样有它的核心价值。核心价值是最基本的价值,也是比较恒定的价值。

  价值观,则是由人们主张的某种价值而引申阐发出来的重要观点和主张。一般是一种判断、一个命题、一条准则,等等。它是由若干词汇要素按照一定的语法规则和逻辑关系组合起来的完整的句式,是这种句式所表达的一种思想,如“发展是硬道理”“没有民主就没有社会主义”等。

  价值观如同价值一样,也有一般的价值观和核心价值观。

  由于人的社会关系的复杂性,价值必然非常广泛和众多。但对于每一个时代、每一个国家、每一个民族来说,都必有其崇尚的核心内容,即核心价值。核心价值是价值体系中最关键最核心的内容。核心价值体系,则是包含核心价值、核心价值观在内的诸多思想理论的集合体。

  改革开放以来,在哲学领域,逐步提出了价值和价值论的概念,并进行了越来越多的研究。在社会和政治生活中,也越来越多地使了价值观、价值观念的概念,要求人们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但在社会主义领域,价值却长期被认为是资产阶级的东西,不被认可和使用但随着改革开放的深人,许多理论和实题都越来感触及价值、价值观念、核心价值等问题,并逐渐进入党和国家的话语体系和文件中。

  邓小平没有专门研究过价值问题,但在讲到其他一些问题时,曾经使用过“价值”“价值观”等概念。

  1989年十三届四中全会后,整个社会对于价值问题的研究愈益展开,人们对于价值问题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价值观念”“价值取向”等概念也越来越成为社会流行的话语了。在这样的大背景下,江泽民不仅对价值问题给予了越来越大的关注,而且在一系列讲话中赋予了价值问题更高的理论地位、思想地位乃至政治地位。党和国家的文件也较多地出现了有关价值的词汇和论述。

  2006年,十六届六中全会第一次使用“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概念,并提出建设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任务。这是理论上的一个重要进步。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包含丰富的内容。其中,马克思主义指导思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灵魂,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主题,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精神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精神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精髓,社会主义荣辱观是社会主义核心价值体系的基础。

  2017年的十九大进一步要求:“倡导富强、民主、文明、和谐,倡导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倡导爱国、敬业、诚信、友善,积极培育和践行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

  社会主义核心价体系和社会义核心价值观提出之后党和国家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做了大量建设、学习和宣传工作。在十九大会主义心价值将有和我行社会主义核心价被列人了新时代和发展中国色社会义的基本方略。


关键字:国策热点,时事政策,政策解读
网友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