如何理解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文化自信
(1)道路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是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创造人民美好生活的必由之路,是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必由之路,是既符合中国国情又适合时代发展要求并取得巨大成功的唯一正确的道路。
(2)理论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理论体系是指导党和人民实现民族伟大复兴的正确理论,是立足改革发展实际、与时俱进的科学理论,既坚持了马列主义、毛泽东思想,又写出了科学社会主义的“新版本”,实现了马克思主义中国化时代化的“第二次飞跃”。实践充分证明: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为什么好,归根到底是马克思主义行,是中国化时代化的马克思主义行。
(3)制度自信
①我国国家制度和治理体系的优势:坚持党的集中统一领导、人民当家作主、全面依法治国的统一;坚持全国一盘棋与各方面积极性,集中力量办大事的优势;坚持各民族平等团结共同繁荣的显著优势;坚持基本经济制度的优势;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在思想精神上增强民族凝聚力的优势;以人民为中心、走共同富裕道路的优势;坚持改革创新,自我发展和完善的优势;坚持独立自主与对外开放相统一,积极参与全球治理、为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不断做出贡献的显著优势。
②重要性:制度优势是一个国家最大的优势,制度竞争是国家间最根本的竞争,制度稳则国家稳。我国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及其执行能力的集中体现。
③优越性: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和治理体系,是在党和人民在长期实践探索中形成的科学制
度体系,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的产物,是理论创新、实践创新和制度创新相统一的成果,由我国的社会性质、经济发展水平和历史文化决定,具有强大的生命力和巨大的优越性。
(4)文化自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源自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源头),熔铸于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风雨),植根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伟大实践(土壤),它积淀着中华民族最深沉的精神追求,代表着中华民族独特的精神标识,是激励全体人民奋勇前进的强大精神力量。
(5)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相互联系、相互作用,统一于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践。
其中,文化自信是“四个自信”中更根本、更基础、更广泛、更深厚的自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