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5党的时政热点话题:新发展理念
发展理念是发展思路、发展方向、发展着力点的集中体现,是所有发展行动的先导和基础。一切发展都是在一定的理念指导下进行的,也体现着一定的发展理念。所以,发展理念是管全局、管根本、管方向、管长远的东西。
在改革开放进程中,党和国家逐步形成了一系列重要的发展理念。2015年10月,十八届五中全会指出,实现“十三五”时期发展目标,破解发展难题,厚植发展优势,必须牢固树立并切实贯彻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的发展理念。这是关系我国发展全局的一场深刻变革。
“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这10个字是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提出的重要理念和重大战略思想。新发展理念,是改革开放40多年来中国发展经验的集中体现,是中国共产党对中国发展规律的新认识、新揭示。
新发展理念,具有直接的针对性,同时包含着丰富的内容。
创新是引领发展的第一动力。坚持创新发展,主要是解决发展动力问题。中国的发展,长时间靠投资拉动,扩大规模,在高速发展的同时也带来了高耗能、高污染等问题。这种增长方式难以为继,必须转换。因此,必须把创新摆在国家发展全局的核心位置,不断推进理论创新、制度创新、科技创新、文化创新等各方面创新。让创新贯穿党和国家一切工作,让创新在全社会蔚然成风。推动大众创业、万众创新,培育发展新动力,拓展发展新空间,构建产业新体系和发展新体制。
协调是持续健康发展的内在要求。坚持协调发展,主要是解决发展不平衡问题,包括城乡不平衡、收入不平衡、区域不平衡、人与自然不平衡等等。科学发展观要求全面、协调、可持续发展。近年来,不平衡状态有所改变,但还需要继续努力。所以,必须牢牢把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总体布局,正确处理发展中的重大关系,重点促进城乡区域协调发展,促进经济社会协调发展,促进新型工业化、信息化、城镇化、农业现代化同步发展,在增强国家硬实力的同时注重提升国家软实力,不断增强发展整体性。
绿色是永续发展的必要条件和人民对美好生活追求的重要体现。坚持绿色发展,主要是解决人与自然的和谐共生问题。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已经实行多年并取得了很大成就,但我们面临的生态和环境压力依然很大。因此,保护环境,绿色发展已成为广大人民群众的普遍要求。必须坚持节约资源和保护环境的基本国策,坚持可持续发展,坚定走生产发展、生活富裕、生态良好的文明发展道路,加快建设资源节约型、环境友好型社会,形成人与自然和谐发展现代化建设新格局,推进美丽中国建设,为全球生态安全作出新贡献。开放是国家繁荣发展的必由之路。坚持开放发展,主要是解决国内国际两个大局统筹联动问题。新形势下,中国与世界的内外联动已经日益加强。为此,必须顺应中国经济深度融入世界经济的趋势,进一步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坚持内外需协调、进出口平衡、引进来和走出去并重、引资和引技引智并举,发展更高层次的开放型经济,特别是要积极参与全球经济治理和公共产品供给,提高中国在全球经济治理中的制度性话语权,构建广泛的利益共同体。推进同有关国家和地区多领域互利共赢的务实合作推国际产和装备造合作,打造陆海内外联动、东西双向开放的全面开放新格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