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考试时事热点: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是一个国家所拥有的生存、发展以及对外部施加影响的各种资源、力量和条件的总和。它包括经济、政治、科技、军事、外交、文化、精神等实力,以及其赖以存在的地理环境、自然资源、人口等基础实力。
综合国力,既包括自然因素,又包括社会因素;既包括物质因素,又包括精神因素,是各种因素、各个领域的总和,也是物质力量与精神力量的统一。
综合国力的大小强弱,反映着一个国家的发展水平,决定着它满足国民需求、解决国内问题的能力,同时,也在根本上决定着它在国际上的地位和作用。所以,每个国家,都不能不以增强自己的综合国力为追求的目标,因而,也总是在客观条件所许可的范围内,用各种方式,尽最大努力发展自己的综合国力。
综合国力不是静态的而是动态的。它表现在:随着历史条件、内外环境的变化,综合国力,包括单项实力和综合实力都在不断地发生变化;综合国力由潜在形式向现实形式转化的情况不同,因而在一定时期综合国力的表现也就不同;综合国力的作用范围也经常变动,因而其构成和状态也有所不同。
由于这种变动性,综合国力也就是相对的。纵向,相对于国家自身不同的历史时期;横向,相对于特定时期国际体系中的其他国家。当今世界,综合国力竞争的基础和条件往往突出地表现在国际竞争力上。所以,国际上已经比较普遍地重视对国际竞争力的测定,相应地,愈加重视国际竞争力的提高问题。
在不同的历史条件下,综合国力竞争的方式、规模、程度有不同的特点。当今世界,随着经济全球化的迅猛发展,科学技术的日新月异,交通工具的日益发达,通信手段的不断改进,各个国家和民族之间的联系越来越紧密。一个国家的利益已经不仅仅限于自己的国境线之内,而是越来越多地表现在与外部世界的联系之中,包括经济的联系、政治的联系、科技的联系、文化的联系、军事的联系等等。不同国家常常在这种相互联系中体现和实现着自己的利益。
因此,全球化的发展是一个必然的趋势。零和博弈已经过时,互利共赢方为正道。丛林法则早被唾弃,不能再重新拣起。尽管当今世界仍然存有旧势力和旧思维的糟粕,但人类文明应该继续前进而不能倒退。所以,不断增强本国的综合国力,必须以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为总体目标,妥善处理好两者的关系。
中国的综合国力及其在世界上的排位,经历了复杂的历史变迁过程。在古代的漫长历史时期内,中国的综合国力是比较强的,但遇到国内动荡和外敌入侵,也会受到很大影响。近代以来,由于专制制度的衰朽和外国列强的侵略,中国的综合国力大大落后于世界其他大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