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编考试时政资料:增强党的阶级基础和扩大党的群众基础
随着改革开放特别是国有企业改革的不断深化,我国工人阶级的队伍发生了许多新的变化。一是工人阶级队伍不断壮大,遍布第一、二、三产业。二是传统产业工人大大减少,脑力劳动者、技术劳动者、管理劳动者的比重大大增加。劳动不再只是人使用劳动工具作用于劳动对象,而是大量处于直接生产过程之外。三是工人阶级的年龄结构不断优化,职工队伍的科学文化素质日益提高。四是随着经济结构的战略性调整,一些职工群众的工作岗位发生了变化。
但是,我国工人阶级主人翁的地位没有变,整个工人阶级是先进生产力的主要代表这一事实没有变。因此,中国共产党要继续保持先进性,就必须继续坚持以工人阶级作为自己的阶级基础,不断增强党执政的阶级基础。
为此,中共中央采取了一系列措施,壮大工人阶级队伍,提高思想道德素质和科学文化素质,发展工人阶级的先进性,增强党的阶级基础。
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要最大限度地社会各方面的力量。党在增强自身阶级基础的同时,必须注重吸收社会其他方面的优秀分子入党,以扩大党的群众基础和社会影响力。
改革开放以来,中国的社会阶层构成发生了新的变化,出现了民营科技企业的创业人员和技术人员、受聘于外资企业的管理技术人员、个体户、私营企业主、中介组织的从业人员、自由职业人员等社会阶层。许多人在不同所有制、不同行业、不同地域之间流动频繁,人们的职业、身份经常变动。在党的路线方针政策指引下,这些新的社会阶层中的广大人员,通过诚实劳动和合法经营,为发展社会主义社会的生产力和其他事业作出了贡献,也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事业的建设者。
适应社会发展变化,党及时把承认党的纲领和章程、自觉为党的路线和纲领而奋斗、经过长期考验、符合党员条件的社会各阶层优秀分子吸收到党内来,并通过党这个大熔炉不断提高广大党员的思想政治觉悟,不断增强党在全社会的影响力和凝聚力,扩大党的群众基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