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考试时事政治热点资料:党的领导建设
在健全党的领导机构方面,1980年1月,中共中央发出《关于成立中央政法委员会的通知》,在健全社会主义法制和领导机构方面迈出重要一步。2月召开的中共十一届五中全会,决定恢复设立中央书记处作为中央政治局和政治局常务委员会领导下的经常工作机构。党中央领导机构的加强,对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顺利进行起到积极促进作用。在改善党的领导制度方面,1980年4月,中央政治局通过《中共中央关于丧失工作能力的老同志不当十二大代表和中央委员候选人的决定》。这是逐步更新领导班子的一个重要步骤。
1982年2月,中共中央作出《关于建立老干部退休制度的决定》,建立老干部离休、退休和退居二线的制度,妥善解决新老干部适当交替的问题。在中央号召下,一大批老干部主动要求离开领导岗位。
为了提高工作效率、克服官僚主义,中共中央把精简行政机构的工作提上日程。1982年1月,中央政治局专门开会讨论中央机构精简问题,邓小平阐述了精简机构的重要性,提出实现干部队伍的革命化、年轻化、知识化、专业化的目标。此后,中央直属机关和中央国家机关的机构改革工作连步展开。1982年3月,国务院提出了机构改革方案。
3月8日、五届全国人大常委会第二十二次会议通过《关于国务院机构改革问题的报告》,原则批准国务院机构改革的初步方案。根据该方案,国务院副总理由13人减为2人,设份员、由国务院总理、副总理、国务委员和秘书长组成国务院常务会议,作为国务院的日常领导工作机构。
根据撤销重叠机构、合并业务相近机构的原则,国务院所属部、委、直属机构和办公机构由98个裁并精简为52个,工作人员总编制减少1/3左右。首批12个单位机构精简后,部级领导干部的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57岁,司、局级干部的平均年龄由59岁降到53岁;大学文化程度的干部,在部级领导班子中所占比重由原来的31%提高到48%,在司、局一级由原来的32%提高到45%。此后,中央直属单位经过精简,局级机构减少11%,工作人员总编制缩减17.3%,各部委的正副职减少15.7%。在新的领导班子中,新选拔的中青年干部占16%,平均年龄由64岁降到60岁。这些情况表明,干部队伍的年轻化、知识化和专业化,向前迈出可喜的一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