事业单位职业技能鉴定考试时事政治热点: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互利共赢是中国对外开放的基本特点和战略方向,是中国坚持走和平发展道路的理性选择。
经过40多年的改革开放,中国已经日益紧密地与外部世界联系在一起。中国与世界双方的依存度都达到了相当的水准。中国实行的,不是单向取利的开放战略,而是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
十六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十一五”规划的建议中首先明确提出:实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统筹国内发展和对外开放,不断提高对外开放水平,增强在扩大开放条件下促进发展的能力。
坚持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就是既通过对外开放实现自身发展,又通过自身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这是一种积极的开放观,有利于扩大同各方的利益汇合点,在国际交往中实现双赢、共赢,有利于推动建设持久和平、共同繁荣的和谐世界,有利于推动建设人类命运共同体,既有利自身,也有利各方。
十七大确认:“中国将始终不渝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具体的立场和政策是:“继续以自己的发展促进地区和世界共同发展,扩大同各方利益的汇合点,在实现本国发展的同时兼顾对方特别是发展中国家的正当关切。”“继续按照通行的国际经贸规则,扩大市场准入,依法保护合作者权益。”“支持国际社会帮助发展中国家增强自主发展能力、改善民生,缩小南北差距。”“支持完善国际贸易和金融体制,推进贸易和投资自由化便利化,通过磋商协作妥善处理经贸摩擦。”“中国决不做损人利己、以邻为壑的事情。”
十七届五中全会在关于“十二五”规划的建议中要求,实施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进一步提高对外开放水平,与国际社会共同应对全球性挑战、共同分享发展机遇。
十八大进一步重申和强调,中国将始终不渝地奉行互利共赢的开放战略,通过深化合作促进世界经济强劲、可持续、平衡增长,从而使这一战略更加成熟和完善。为此,要适应经济全球化新形势,实行更加积极主动的开放战略,完善互利共赢、多元平衡、安全高效的开放型经济体系。包括形成以技术、品牌、质量、服务为核心的出口竞手新,利用线体数加实自易区战略,推动同周边国家互联互通。